来源:中新网 2024-01-18 22:21 阅读量:5342
车企为何斥巨资自建船队?同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宁告诉中新社记者,汽车出海需求的增长是最核心的驱动力,从中国目前汽车出海的趋势来看,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非常乐观。
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表现越来越亮眼。2021年、2022年,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200万辆、300万辆台阶。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,中国汽车出口量跨越了两个百万级台阶,达到522.1万辆,同比增长57.4%,出口总额1016亿美元,同比增长69%。
“我们投资造了这么多船,实际上是对汽车出海的未来预期拥有坚定信心的表现。”上汽国际党委书记、副总经理赵爱民表示,上汽近年来海外市场业务快速增长,去年海外销量达到120.8万辆,今年的目标是135万辆甚至更高,“在这样的背景下,自建船队的核心目的是保障供应链的稳定,增强成本竞争力”。
汽车远洋运输需求旺盛也带来了连锁反应。克拉克森研究发布的《全球汽车运输船贸易及运输》2023年报中显示,汽车运输船处于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市场行情,租船市场依旧相当火爆。截至2023年末,6500标准车位汽车运输船一年期租金为一天115000美元,较一年前水平进一步上涨10%,已经是此前高位水平的两倍多。
金麒表示,相对于全球远洋汽车贸易量的增速来说,运力是滞后的。运价、租金的增长一方面归因于汽车运输船短缺,一方面也是因为物流成本面临着不确定性。
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》中专门提到培育汽车出口优势:各地方、商协会组织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进行直客对接,引导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中长期协议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汽车运输船制造领域,中国船企近年来占据了主导地位,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船企的汽车运输船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82.7%。得益于此,比亚迪、奇瑞、上汽等车企在组建船队时,也多向国内船企定制。
买船会不会成为中国车企的趋势?在金麒看来,这主要取决于车企出口的目的国,如运往俄罗斯、中亚国家,水运并不是最优选项;而运往欧洲、美洲、中东等国家及地区,水运的成本优势就能得以体现,“但随着中国出口到一定量,越来越多的车企可能会做船东”。
王宁认为,虽然目前“自建船队”还属于一些车企的个体行为,但可以作为“风向标”,向国际市场传递中国车企的信心,吸引更多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追加投资,以助推中国汽车工业持续稳定发展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Copyright @ 2008- www.43710.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互联网创业圈版权所有
网站地图 联系邮箱:ha17701574748@163.com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17705号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对内容有争议,请联系客服。